语文课三分钟“积累表达”
——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观察思考
课堂视频拍摄时间:2018年4月25日下午第一节
地点:五4班教室
学科:语文
内容:《桥》,丛书《交接》,拓展小小说(用课件出示的)
视频拍摄:语文课前三分钟“积累表达”,时长2:04
三位学生登台交流,两位男生是关于丛书文章的交流:一生先概括内容,后用了一句古诗说感受;一生概括内容,说感受,一位女孩背诵了《墨梅》,并说了自己最喜欢那一句。
课堂“积累表达”三分钟——这是京小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必须有的一个环节,目标是“学生在参与体验的学习活动中运用语言,学习表达,培养大方自信的说话能力。”
观察与思考:
看今天五4班学生的积累表达,时间设定是比较充裕的。有以下推广的经验:
1 学生是有准备的。询问刘老师:班级是按学习小组评价,一次轮小组的一位同学;
2.积累表达有要求。从说的内容上,要体现积累的诗句、名言警句,在表达中要体现积累的诗句、警句的运用。三位学生都在努力地按“积累表达”的要求做:第一位小男孩说了内容后,就用了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说感受。(我们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,在设定的要求上引导,学生会想办法的,学生的学习表现会带给我们惊喜。)
第三位小女孩也很机智,虽然还不是真正的运用,她说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,多少也是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。
3.给予演讲同伴热烈的掌声,讲者、听者都有非常激励的正能量的礼节。
怎样使“积累表达”成为学生语言“输入——输出”的参与学习平台,从这个视频中,有以下细节提醒注意:
1. 不要三位学生同时站讲台上,会干扰学生听的注意力。第三位小女孩表达时,两位孩子下去了,视觉就非常好。
2. 演讲学生的声音一定要保证坐在教室任何位置的同学都能听清楚。如果学生实在腼腆,内向的怎么办?老师可以放一个自己的扩音器,帮助他(为避免学生好玩,都来用,浪费时间,老师可以有一个加分的设定,如用了扩音器辅助的要减一分。因为一般的表达,不用扩音器,教室里听,完全没有问题。)
3. 让学生登上踏板,给一个“我是演讲员”的荣誉感。